中醫四診儀等智能中醫診療儀器可以簡化醫療服務的過程

2022-11-07 作者:道生 來源:道生醫療

“中醫+”思維包括了“中醫內部+”和“中醫藥學科+”這兩個含義是從學科內部的交叉整合和中醫藥學科與其他領域的交叉整合兩個方面來創新中醫學科的思維方式。


1667806947474812.jpg


“中醫+”在思維的指導下,通過中醫學科與互聯網的交叉整合,實現中醫預防醫療服務的個性化、便捷化、共享化、精準化、智能化對促進中醫藥傳承發展,建設健康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中醫+”思維指導中醫治病醫療服務的整合創新,隨著人們對中醫藥治療醫療服務需求的增加,以醫院門診為主的中醫藥治療服務流程已不能完全滿足當前醫療衛生產業的發展需求。


為了實現“方便、快捷、節儉”的服務理念,優化中醫治病服務是大勢所趨。整合互聯網優勢資源,優化中醫治病服務流程,簡化可以促進中醫治未病醫療服務的優化升級。那么優化中醫治未病的具體服務流程是怎樣的?

 

1、收集中醫健康狀態信息

 

開展醫療服務的第一步必須通過收集患者的健康信息來全面評估和判斷其健康狀況。中醫是傳統的“望聞問切”該模式是中醫健康狀況信息收集和判斷識別的更佳模式。缺點是信息收集和識別需要人工操作,導致中醫治療醫療服務過程復雜,耗費人力物力。

 

在互聯網和技術的作用下,出現了一批可以部分代替中醫進行四診的儀器,如中醫四診儀、智能舌象儀、體質辨識儀等設備可以收集人體信息,直接給予健康評估,節省就醫時間,簡化服務流程,符合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方式。

 

2、實施中醫治未病干預調理

 

為患者提供中醫治病干預調理是中醫治病服務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中醫健康狀況采集和中醫健康狀態識別獲得的信息,除提供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具有獨特中醫特色的調理方法外,據四季輪回和晝夜交替的陰陽盛衰關系調整日常作息,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和自然環境的特點,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調養方案,也是中醫治病干預調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嘗試多利用互聯網,通過網上交流發郵件、短信、實時調整形式實時調整方案,給予患者高效實用的慢性病管理方案,幫助患者建立全面、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客服在線咨詢

400-088-1900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聯系客服

熱門文章

  1. 中醫診斷深化中醫藥綜合改革四篇文章

    中醫診斷深化中醫藥綜合改革四篇文章

    2023年北京市中醫藥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2022年的工作,全面部署了2023年北京市中醫藥重點工作。要求以實現中醫藥現代化為目標,以深化中醫藥綜合改革為出發點,以回歸、扭轉、解決問題、拓展四篇文章為路徑。

  2. 中醫診斷引領國際針灸學科的學術發展

    中醫診斷引領國際針灸學科的學術發展

    針灸目前面臨著國外產業化和去中國化的嚴峻挑戰,近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提出,從針灸學科的國際發展和話語權來說,需要積極實施“以我為主”的大科學計劃,引領國際針灸學科的學術發展。

  3. 中醫診斷設備帶您了解如何打造中醫藥人才高地?

    中醫診斷設備帶您了解如何打造中醫藥人才高地?

    中醫藥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五千的斗爭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醫學科學。它是世界醫藥之林的瑰寶,為世界貢獻了中醫藥治療方案和中醫藥智慧。中醫藥院校是中醫藥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是中醫藥教育、人才和科技匯集的重要節點。如何利用產教融合體制機制打造中醫藥人才高地?

  4. 中醫診斷設備帶您了解走出疫情大流行的標志是什么?

    中醫診斷設備帶您了解走出疫情大流行的標志是什么?

    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發狀態,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平穩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中國取得了疫情防治的重大決定性勝利。



  5. 中醫診斷中醫理療行業的行業分析現狀

    中醫診斷中醫理療行業的行業分析現狀

    中醫理療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物理因素對人體產生有利反應,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它也是康復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過局部直接作用和對神經和體液的間接作用引起人體反應,調節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等。以下是中醫理療行業的分析。

  6. 中醫診斷中醫藥文化的現代化轉型應該具備三種能力

    中醫診斷中醫藥文化的現代化轉型應該具備三種能力

    面對當代多元文化的沖擊,中醫文化的發展應該具備應對各種挑戰的能力。因此,中醫藥文化的現代化轉型應該具備三種能力:解釋、對話和服務。中醫文化需要三種能力來連接多元文化。